linux防火墙开放端口命令 Linux防火墙配置教程
firewalld是Linux主流防火墙工具,通过区域管理网络流量。使用systemctl启动服务后,可配置public等区域规则;利用firewall-cmd开放端口(如80/tcp)或添加内置服务(http/htt) ps),需--permanent参数确保持久生效,并执行--reload重载规则。可设置信任网段(192.168.1.0/24)、临时开放SSH端口及丰富规则限制特定IP访问数据库端口,避免误封关键服务,兼顾安全与灵活。
Linux系统中的防火墙主要用于控制进出系统的网络流量,保障服务器安全。目前主流的Linux发行版本(如CentOS 8、Ubuntu 20.04及以上)大多使用firewalld或iptables作为防火墙管理工具。本文以firewalld为例,介绍Linux防火墙设置的详细步骤与实用技巧。查看防火墙状态
在配置防火墙前,先确认当前防火墙服务是否运行:systemctl status防火墙—— 查看firewalld服务状态firewall-cmd --state ——检查防火墙是否正在运行
如果服务未启动,可使用以下命令启用并设置启动自启动: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systemctl启用firewalld管理端口和服务
firewalld通过“区域(zone)”管理网络连接,常用区域有public、trusted、drop等。默认区域通常为public。
开放特定端口结果: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add-port=80/tcp —— 开放TCP 80端口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add-port=443/tcp —— 开放HTTPS端口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remove-port=8080/udp —— UDP关闭8080端口
添加常用服务(firewalld服务)更方便: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add-service=http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add-service=https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add-service=ssh
修改后必须重载配置才能生效:火山方舟
火山引擎一站式大模型服务平台,已接入满血版DeepSeek 99 查看详情firewall-cmd --reload配置区域与源地址规则
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划分区域,例如允许内网IP占用限制: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zone=trusted --add-source=192.168.1.0/24 —— 将内网段加入信任区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add-port=22/tcp --timeout=300 —— 临时开放SSH端口5分钟(用于调试)
查看当前区域规则:firewall-cmd --list-all高级与注意事项
使用防火墙能提升安全性,但也需要注意操作细节:避免误封SSH端口,建议先测试规则或保留临时访问通道使用--permanent参数确保规则重启后仍有效定期检查开放端口:firewall-cmd --list-ports 和 --list-services 若需兼容旧脚本,可安装iptables-service,但不建议同时运行结合多个防火墙工具
对于开发者或测试环境,可丰富规则实现更精细的控制,例如限制某个IP访问特定端口: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add-rich-rule='rule family="ipv4" source地址=“192.168.2.100”端口协议=“tcp”端口=“3306”拒绝'
基本上就这些。掌握firewalld的基本和逻辑结构,可以高效管理Linux系统的网络访问权限。关键在于掌握“区域服务/端口永久性”的配置模式,做到安全与便利兼顾。
以上就是Linux防火墙怎么设置_Linux防火墙设置的步骤与技巧的内容详细,更多请关注乐哥常识网其他相关! ubuntu centos ssh